实用建议|“如果”和“我可以”
一个人的关注圈与影响圈可以从他的言谈中看出端倪

与关注圈相关的语句多半带有假设性质:

“要是我的房屋贷款付清了,我就没这么烦心了。”

“如果我的老板不这么独断专行……”

“如果孩子肯听话……”

“如果我学历更高……”

“如果我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……”


而与影响圈相关的语句则多半体现了这个人的品德修养,例如“我可以更耐心、更明智、更体贴……”


把外在环境视作问题症结的想法本身就成问题,应该说是我们给了外部环境控制自己的权力,这种“由外而内”求变的思维方式就是以外在环境改变作为个人改变的先决条件。


积极的做法应该是“由内而外”地改变,即先改变个人行为,让自己变得更充实,更具创造力,然后再去施加影响,改变环境。


被纳粹折磨三年,活着走出“死亡工厂”的犹太硬汉成为哈佛教授。身为犹太人,弗兰克尔曾在“二战”期间被关进纳粹德国的死亡集中营,他的亲人们被相继送入毒气室和燃烧室,只有他和妹妹顽强的活了下来。在集中营的三年时间,他们每天都要干超负荷的劳动,生活条件极其艰苦,饱受凌辱,历尽酷刑,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。


有一天,他赤身独处于狭小的囚室,忽然有一种全新的感受,后来他称之为“人类终极的自由”。虽然纳粹能控制他的生存环境,摧残他的肉体,但他的自我意识却是独立的,能够超脱肉体的束缚,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自己的遭遇。他可以决定外界刺激对自己的影响程度,或者说,在遭遇(刺激)与对遭遇的回应之间,他有选择回应方式的自由或能力。


这期间他设想了各式各样的状况,比如想象他从死亡营获释后,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授自己从这段痛苦遭遇中学得的宝贵教训,告诉他们如何用心灵的眼睛看待自己的经历。凭着想象与记忆,他不断修行心灵、头脑和道德的自律能力,将内心的自由种子培育得日益成熟,直到超脱纳粹的禁锢。


对于物质环境,纳粹享有决定权和一定的自由,但是弗兰克尔享有更伟大的自由——他强大的内心力量可以帮助他实践自己的选择,超越纳粹的禁锢。这种力量感化了其他的囚犯,甚至狱卒,帮助狱友们在苦难中找到生命的意义,寻回自尊。在最恶劣的环境中,弗兰克尔运用人类独有的自我意识,发掘了人性最根本的原则,即在刺激与回应之间,人有选择的自由


我知道这种激烈的思维转换并非人人能及,毕竟让他人或外界条件作替罪羊要容易得多。但是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,应该为自己营造有利环境,而不是坐等好运或噩运的降临


婚姻出现裂痕的时候,只顾着揭发对方的过错不但于事无补,而且这种强调“错不在我”的做法本身就证明了你是个连自己都无法保护的受害者,自然更谈不上影响对方。不断的指责不但无法使人改过迁善,反而会令人恼羞成怒。


真正有效的策略是从自身能控制的方面着手,也就是先改进自己的缺失,努力成为模范妻子或丈夫,给予对方无条件的爱与支持。我们当然也盼望对方也能感受这份苦心,进而改善自己的行为。不过对方的反应如何,并非重点所在。


除了好丈夫、好妻子,我们不妨试着做个好学生或好员工。如果遇上实在无能为力的状况,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仍是上上策,不管快乐或不快乐,同样积极主动。有些事物不是人力所能控制,比方说天气,但我们仍可保持内心的愉悦或外在环境的愉悦气氛。对力所不能及之事处之泰然,对能够改变的则全力以赴

相关资源

订阅我们的电子推送,及时获取前沿洞见!


  • 关注服务号

  • 关注公众号
版权声明 © 2016 Franklin Covey Co. 保留所有权利 沪ICP备16035145号-1